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路,走进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海拔超4600米的施工现场,活跃着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是丈量祖国大地经纬的雄狮劲旅,是全生命周期服务矿山发展的钢铁长城,他们以“万夫不当之勇”挑战生命极限,以“责无旁贷之心”锚定重点任务,以“实干之笔”守护生命禁区,他们是华勘院西藏生态环境修复项目部。
挑战极限 勇往直前战高原
施工作业区主要位于海拔4600米至5300米,自然条件恶劣,今年2月初到驻地,山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风雪交加,严寒砭骨是最真实的写照。高寒缺氧引起的头晕、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腿脚乏力、血压异常等症状是常态。项目部将人员分成两组:一组人员顶风冒雪去施工现场勘察,了解现场实际情况,迅速完成施工前期准备任务;另一组人员夜以继日的建设项目营地,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只为给共同战斗的项目部成员一个舒适地生活办公环境。“项目上大家都特别‘拼’,为了能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加班熬夜都是常态,但从没有一个人叫苦抱怨。”刚入职在项目部担任安全员的姚垣州如是说。
锚定目标 勠力攻坚推进度
落地该项目后,公司立即组建一支“经验丰富、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的精锐“力量”,全面统筹开展工作。走进项目会议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场激烈的技术研讨会。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正在讨论牛马塘排土场植被恢复施工过程中削坡减载、覆土绿化和牛马塘采场挂网护坡时坡度陡峭、块石多、垂直高差在300米等如何施工的技术难题,像这样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集体讨论成为常态,亦是这支“王牌军队”的特色。为解决用电用水难题,项目部经常前往业主方进行协商,期望业主尽快解决生活用水用电问题,保证员工的正常生活。由于施工场地地形错综复杂,道路崎岖,施工前期为了让机械顺利进场,项目部不惧每日的风雪交加奔波于业主方、监理方、设计方之间,先后协调了近5家相关施工单位,保证机械尽早尽快进场施工。“目前项目部近半技术人员具有参加过院队重点项目的工作经验,对项目顺利推进起到关键作用。”项目现场负责人齐海涛介绍说。
实践淬炼 精益管理创佳绩
在推进项目施工进度的同时,项目部同步压实安全、质量管理责任。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组建安全工作小组,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生产警示教育,通过安全培训,使每个人成为自己的安全负责人,施工期间,每日组织召开班前会,通过“7步法”使员工正确辨识危险源、防范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为保证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在施工现场时刻提醒施工人员要绷紧安全弦。每日对职工精神状态、劳保用品穿戴等进行检查,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工作标准,扎牢安全“防护网”。
工程质量是所有工程项目的核心,没有优质的工程质量,就无法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稳定和可靠。在施工各区项目部成员与施工队伍同时上下班,特别针对牛马塘采场区域,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相应的质量要求就更高。为此当一种施工工序完成后项目部都会组织进行一次质量验收,在保证质量无缺陷的前提下力求项目外观兼具美感。
这支“铁军”将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目标,使施工安全、文明、优质、高效,力争项目早日完工,为雪域高原的“天蓝、地绿、净土”贡献力量。(温恒攀)